安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努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建立村居(单位)实践站点,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为着眼点,精心织密文明实践网络,强化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文明实践助力文明创建走深走实、精准精细,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安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了具有安亭特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特色,交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安亭答卷”。
启动基础性建设,激发文明实践向心力
坚持“三”条原则
1.坚持服务大局、统筹发展。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过程。围绕产业进步、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实际需求,注重不同工作内容的相互融合,确保科学谋划、统筹建设、规范管理。
2.坚持守正创新、惠民利民。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在解决问题和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坚持需求导向,精准把握不同地域、群体的实际需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坚持效果导向,以基层的创造力激发文明实践的生命力,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情感、激发动力的作用。
3.坚持社会协同、重在实践。建立以党员为先锋、志愿者为主体、志愿服务为主要方式的运行机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建设群众身边的志愿者队伍,因地制宜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巩固安亭文明创建成果,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构建“三”级网络
2020年4月至5月,镇级文明实践分中心、72个村居(单位)实践站挂牌成立,同时不断择选优秀站点,充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内容,搭建起文明实践全新架构,目前已完成构建“一、百、十”三级网络。即“一”个镇级分中心,由镇党委书记担任分中心主任,镇长担任志愿服务支队长,相关党政班子领导担任中心副主任,同步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各项工作。“百”即百家基层村居(单位)实践站,在全镇村居(单位)成立百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党组织书记担任站长,统筹规划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十”即首批10家特色实践点(实践基地),选取蓝印花布传承基地、向阳村党群微家、沁乐老物件展示馆、安亭图书馆等10家具有文明特点以及文化特色的点位,作为首批特色实践点,开展具有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自挂牌以来,安亭镇文明实践分中心、各村居(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持续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为基础,共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720个,开展文明实践活动750多次,成立团队75个,使基层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惠民服务。
打造“五环体系”
1.全面统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驱动环。整合安亭各条线力量、资源、活动,加以科学统筹协调利用,明确功能定位,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蓬勃开展。
2.全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环。以贴合安亭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市民接受度、需求度为目标,创新开展具有安亭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3.全民参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聚合环。以联上下、联内外、联民众、联城乡、联横向的五联工作,形成全民参与、多方同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聚合态势,提升活动的参与率与活跃度。
4.全面覆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激励环。强化激励评优,评选推出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民星、品牌团队、品牌活动项目、示范性站点等,加强典型引领作用,不断扩大社会参与面和影响力。
5.全方协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保障环。从经费、场所、设施、人员、团队、资源等,全力给予支持,保障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
在“五环体系”的融合汇聚下,安亭镇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通过协作优化,进一步利用现有资源,打通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等各类平台,促进资源整合、功能融合、协同运行。
落实全面化发展,提升文明实践执行力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使命任务,安亭镇结合自身优势与特点,启动文明实践“V6引擎”,全方位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为广大百姓构建“心有所系、情有所寄”的精神家园。
1.理论宣传引擎。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为重点,发挥百姓宣讲团、百名助讲师等理论宣讲骨干力量作用,面向基层广泛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嘉定、安亭改革发展实践的成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大政方针、为民利民惠民政策以及国防教育等进乡村、进社区、进基层、进企业、进楼宇、进网络。
2.价值培育引擎。深入开展市民修身行动,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推动红色基因走进市民心中。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开展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感动嘉定年度人物、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等先进典型学习实践活动,发挥榜样力量。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加大诚信教育力度,引导市民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年各站点开展关爱好人、“我们的节日”、未成年人社会实践等活动200多场,受众市民超过5万人次。
3.文明修身引擎。深化文明城区、文明小区、文明村、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美丽系列”示范点打造行动,提升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乡风评议、生命教育、心理疏导、“扫黄打非”等文明实践活动,破除陈规陋习,涵育文明乡风。广泛开展敬老助老、帮困助残、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市民群众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全镇共有99家单位积极参与文明创建,并有大众经济城、安亭社会福利院、赵巷村等多家全国文明单位。
4.志愿奉献引擎。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机制建设,通过精准设计项目、完善项目流程、丰富服务方式、突出思想内涵,打造一批高质量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如由故事大王黄震良领军的安亭故事团、安亭镇小公民‘星游记’”未成年人社会实践项目,均已成熟发展并收获社会较高热度。同步建设数量充足、富有活力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结合“学雷锋”“三五行动”“文明城区创建”等重大时间节点和主题,推动志愿服务从动态向常态增效,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增效。目前全镇实名注册志愿者数超过53000人,其中党员志愿者4000余人,注册志愿者团队161个。今年,累计线上发布志愿服务项目300余个,参与服务人次10000余人,累计服务时长达30000小时。
5.文化生活引擎。扩大“文化嘉定云”“我们的节日”等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辐射面,提升特色文化活动的平台效应。引导文化名人、文化能人、文艺骨干等主动投身文明实践活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多元化、精准化,提振市民精气神。推动科普进社区,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创业指导、技术咨询、创新服务、社会公益等科技惠民服务,提升市民科学素养。今年以来,各实践站(点)为市民配送演出,市级场次7场,区级场次57场,镇级场次25场(包括演出、展览、讲座等),农村数字电影全年放映226场。
6.美丽家园引擎。通过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打造美丽乡村、美丽系列示范点等,融合乡村原貌和时尚潮流,打造“景美可赏、人居可适、乡风可咏、乡愁可忆、村兴可享、民富可留”的国际大都市新郊区,将安亭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目前,安亭墨玉路、安新铁路河、汽车博览公园、赵巷村、陆巷社区等30余个点位荣获嘉定区美丽系列点位。
推动纵深化发展,形成文明实践持久力
夯实工作机制,保障文明实践落细落小落实
紧密结合“一网通管”机制,不断减少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盲区。依托嘉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信息平台,按照“供单、点单、派单、接单、评单”流程,不断完善补充实践项目。围绕区政府部署,结合安亭镇自身实际,及时关注热点、难点,不间断组织文明实践活动,为推动“汽车安亭、品质安亭、健康安亭”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和文化条件。
盘活用好资源,汇聚文明实践充沛合力
安亭镇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积极作为,按照分级负责整合、分类负责管理原则,依托党建(党群)服务站、志愿服务站、综合文化活动室、社区家长学校、体育场所、社区学校、青年中心、老年活动室、妇女之家、学生社区等实践指导点以及区域内各类阵地等现有场地和设施资源,协同为市民提供精彩、丰富、优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起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统筹协调、汇聚合力作用。
“盆景”构建“风景”,强化先进典型引领作用
为推进各基层站点相互学习借鉴,营造全民参与、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安亭镇特设以上海市杰出志愿者李大来为代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民星、以安亭镇百姓宣讲团为首的品牌团队、安亭小公民“星游记”等品牌项目、以向阳村(美丽乡村)为例的示范性实践站、以蓝印花布传承基地等为榜样的特色实践点(实践基地)等5类示范品牌。选择特色鲜明基层站点,着力打造文明实践“盆景”,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各站点相互借鉴、共同进步,构建全面布局、全面开花的文明实践“风景”。通过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实现递进式、一体化、全覆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今后,安亭镇将继续加强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不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方面加大探索实践力度,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当好嘉定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和创新活力之城”的排头兵与先行者,打造安亭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风貌,当好新时代文明的“答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