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
安亭·上海国际汽车城:优生态、求创新、重宜居,在这里感受“未来车”的脉动
2022-03-02 来源:安亭文广 作者:新华财经 选稿:左力大

  上海国际汽车城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在打造产业载体、提供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同时,重视区域民生建设和汽车文化的发展,努力塑造产业繁荣、生活欣荣的汽车之城。

  近年来,“变与新”是汽车产业的趋势之一,随着行业发展,汽车产业对于“生态”的需求愈加强烈。作为上海市汽车产业高地的上海市嘉定区,努力从政策供给、产业配套、人才服务、资金扶持等方面发力,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生态。作为区内汽车产业的集聚区域,上海国际汽车城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在打造产业载体、提供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同时,重视区域民生建设和汽车文化的发展,努力塑造产业繁荣、生活欣荣的汽车之城。

  产业生态完善,为企业发展赋能

  上海市嘉定区是上海汽车产业的集聚区域,而上海国际汽车城则是嘉定区汽车产业的集聚区域,自2001年起开始建设的上海国际汽车城,国内唯一的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国内首个工信部批准建立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国内第一张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牌照、国内首座固定式加氢站等,都位于其中。

  “产业生态优”是上海国际汽车城的一张名片,它包含着产业链集聚、行业公共服务平台丰富、汽车人才汇聚、行业交流活动频繁等含义。

  在上海国际汽车城旗下的汽车新能港,一家名为风氢扬氢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企业,就切实感受到了产业生态的红利。企业在生产控制器时需要贴片,作为初创公司,无法对此道工序进行规模化生产,影响产品后续的测试验证。经园区方推荐后,企业与园区内专门从事贴片机的企业圣速电子达成合作,贴片的效率和精度都得到极大提升,同时成本实现了下降。

  在汽车越来越智能的当下,数据越来越重要。上海国际汽车城的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平台,由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进行建设,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接入了64.3万辆新能源汽车,接入车企108家,涉及125个品牌、1026款车型。同时,中心还积极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及加氢站数据、动力电池数据和智能网联测试数据等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多数据源整合,打造1+X大数据平台。

  为了激发数据应用的创新活力,上海国际汽车城等单位已连续四年举办上海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竞赛,去年11月举办的竞赛以“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预警分析、节能路径规划、公共充换电设施配套”为主题,面向高校学子征集方案,以用好、用活这些大数据。

  聚焦汽车“新四化”争先新赛道

  汽车“新四化”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2021年12月,嘉定区发布《嘉定区关于持续推动汽车“新四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嘉定区加快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行动方案(2021-2025)》。两项政策的推出,体现出嘉定区聚焦汽车“新四化”,在新赛道上持续奔跑的决心和选择。

  上海国际汽车城创建的上海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数据中心已经实现开放道路一、二期数据汇聚。上海国际汽车城积极开展规模化自动驾驶示范工作,如今在嘉定区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的道路上,随处可见自动驾驶车辆,市民还可以免费搭乘几个不同品牌的自动驾驶出租车。上海国际汽车城同时建设了一批服务于智能交通的基础设施,以支持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迭代、创新,以及“车路协同”技术路线的发展。

  上海国际汽车城下属的淞泓公司,是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承担实体,参与从事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申请、测试和管理工作,截至2021年12月底,已累计向25家企业发放295个开放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牌照。

  2021年7月,百度Apollo Park在上海国际汽车城正式开园,将首批入驻近300名自动驾驶领域的研发人才,并将部署200台以上的自动驾驶运营车辆。除了百度,Auto X、小马智行也将自己的研发与运营中心落户于上海国际汽车城。

  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2021年,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上海城市群获得批复,上海国际汽车城是参与此项工作的一股重要力量。目前,上海国际汽车城集聚了上汽捷氢、重塑、舜华、凯豪达氢能源、武汉格罗夫氢能等优质核心企业。安亭加氢站,建设于2007年,是上海第一座和国内目前安全运行时间最长的加氢站,另有两座油氢合建站自2020年6月起提供加氢服务,丰富了嘉定的供氢模式。

  依托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上海国际汽车城开展了氢燃料电池汽车数据采集、分析应用、安全监管和标准编制等方面的探索。此外,其联合上海市机动车检测中心,率先编制了全国首个加氢站数据采集地方标准,并开发了全国首个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一体化监管平台。

  除了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上海国际汽车城还积极参与到新兴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探索之中。“中国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商业化推广”项目的上海示范项目由上海市经信委、嘉定区政府牵头,由上海国际汽车城负责牵头具体实施。这一项目在双碳背景下,开展“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电力、智能电网”深度融合发展模式的创新探索,以其中的V2G项目为例,此技术使得新能源汽车的电量可以向电网进行输送,帮助减少充电对电网的冲击,并为电网节省储能设施的建设费用。

  要事业留人也要生活暖人

  随着汽车产业的技术更替,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让人才在此工作、在此安居是上海国际汽车城所追求的。在上海国际汽车城的工作中,营造良好区域环境,使区域更繁荣、更宜居是增强区域实力、留住人才的重要一环。

  嘉定区委书记陆方舟提出的“事业留人、生活暖人”,就是强调一方面做强产业,给人才以成长成才、展现自我的舞台,另一方面建设好生活的配套设施,让人才可以“家定”嘉定。

  争取医疗资源落户汽车城区域、代建学校校舍、引入商业综合体、建桥修路……这些和民生息息相关的事项,是上海国际汽车城的重要工作之一。如上海国际汽车城的某社区居民提出新增公交站点,经过上海国际汽车城的调研,对接区、镇两级政府、嘉定公交等单位,采用延长嘉定67路线路走向,新增5个公交站点,从而使生活工作在周边的居民出行更为便利。

  建设产城融合之城,文化软实力必不可少。注重培育硬核产业实力的上海国际汽车城,其区域内也有不少文化配套可供市民游览。其区域中的上海汽车博物馆,是一家以汽车为主题的博物馆,馆藏百余辆老爷车和丰富的辅助展品,馆方还设计了“国货之光”等游览路线,是欣赏汽车之美、研习汽车历史的好去处。博物馆还设立了我嘉书房(汽车主题馆),收藏了众多汽车主题书籍。

  于2022年1月正式运营的汽车影院,也有望成为有车一族观影新方式。影院依托位于上海汽车博览公园的一块300平方米户外电影屏,影片播放与影院同步,观众坐在车中,打开收音机,就可以享受汽车影院的乐趣。“国民公路”G318的起点位于上海,在上海汽车博览公园,树立了一块G318“此生必驾”路牌,吸引自驾爱好者前来打卡。此外,上海首家汽车主题邮局也落户于上海汽车博览公园,邮筒造型的邮局成为又一座汽车文化地标。邮局内由智能机械臂提供盖戳服务,游客可选择喜欢的戳记让机械臂盖戳后加以邮寄。小巧汽车模型、汽车主题明信片……邮局内的布置体现了浓郁的汽车元素。

  一手抓住产业发展、一手推动城市发展,上海国际汽车城着力于“城”的营造,使其成为舒适宜居的汽车产业高地和倍具吸引力的汽车文化流行地。

  

好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