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开展的2024年健康促进医院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结果发布,此次活动共征集案例200余个,展现各单位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建设情况与特色亮点工作。经过专家组评审,共遴选出51个健康促进医院优秀案例,上海占据五席。其中,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报送的《治未病谋健康——中医特色体系下健康促进医院全面建设》入选“强化健康教育”主题优秀案例,是中医医院中唯一入选的优秀案例。
医院不仅是“治病”的地方,更是“带给人们健康”的地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坚持“治未病谋健康”,由“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以患者、家属、员工和社区为对象,融入中医特色,激发医护人员最佳效能,从而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服务。
“标本兼治”,打造中医特色“健康生态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依托强大的中医科室底蕴,打造独特的中医特色“健康生态圈”:治未病中心、传统医学科、老年医学科、针灸科、伤科、内分泌科、妇科、儿科、康复医学科等科室通力合作,共同形成特色鲜明、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中医保健体系。为打造“无烟”的健康诊疗环境,创建真正的“无烟医院”,曙光医院不仅在院内倡导禁烟,更发挥自身“中医特色”,运用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等中医特色疗法,联合中药湿敷、咳喘贴穴位贴敷、刮痧、耳穴压丸、呼吸导引、远红外穴位照射等中医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治标更治本”的戒烟治疗,助力患者真正摆脱吸烟烦恼。
多途径、多形式,健康教育“请进来”
为了让更多患者体验高质量健康教育,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开展以“卓越申城健康先行”为主题的“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和“医院开放日”活动,结合中医特色为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健康教育处方,持续丰富和优化护理健康教育内容。针对重点健康教育内容,创新应用各种形式,通过宣教电子书、公众号健康教育信息持续推送、饮食营养模型操作展示等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助力普及健康生活理念。
以健康服务理念为中心,着力打造高质量医生科普队伍,搭建医院科普展示平台,依托平台开展科普图文、科普系列丛书、中医药科普共享课程等科普内容创作,并将内容辐射至健康主题日科普活动和慢性病健康管理中医科普视频中,各类科普活动及成果荣获多项健康科普奖项的肯定。
深入基层,宣教到户,中医文化“走出去”
曙光医院护理南丁格尔志愿者团队成立于2010年,截至目前共开展志愿服务36次,上门服务52次,服务老年人1600余人次;医防融合,健康宣讲团进行社区大肠癌宣教,宣教人数达到上千人,辐射2区14个社区;依托“淮海+”区域党建,创新“科普集市”服务模式,医生们化身健康使者,进社区、进学校进行科普巡讲,传播健康知识,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
冬令时节,海派膏方引领健康养生“新时尚”。该院举办的“上海市民冬令养生节暨曙光医院膏方养生节”活动,通过养生八段锦展示、膏方专题讲座等多元体验模式,并向群众教授康复操(包括呼吸功能导引操、活血温操、产后康复操等),将科学健康养生文化送到更多市民身边。曙光医院参与进博会保障工作,获评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第五届进博会“最美服务窗口”,多个非遗项目先后亮相进博会,引起国际关注。
“内外兼修”,激发医护人员健促源动力
高质量的健康科普工作,离不开医院医务人员们高昂的科普热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加强组织领,由院领导牵头、职能部门共同参与成立领导小组,形成相应管理制度和规范;在院内开展健康科普大赛,搭建院内健康促进科普平台,通过以赛代训、以赛促学的方式,助力更多医生提升医学科普能力;同时,搭建院外科普传播平台,增强中医健康科普知识的可及性,通过建立并完善激励机制,形成健康科普工作正反馈,从而提升医院健康科普的整体水平,推动健康科普事业长远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今后,该院将继续搭建更多平台,帮助患者“治未病谋健康”,一起传承曙光科普精神、打造曙光科普品牌,为更多患者带来更优质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