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
芳音事丨杨韵:悦己悦心,向世界诠释东方之美
2025-03-13 作者:策划&文稿/黄浦区妇联 益零五未来媒体人公益团队 指导老师/宋梅 选稿:顾怡勤

  编者按:

  在第115个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黄浦区妇联联合上海公益新天地园妇联“未来媒体人”团队策划推出《芳音事》第二季,再次邀请到五位来自不同行业、拥有不同面向,却同样柔软知性、坚韧无畏的女性,和您一起走进她们的故事,庆祝Women的节日。希望把这一次“云相遇”当作一份珍贵的礼物,衷心祝您,节日快乐!

  2024年夏天的法国,除了举世瞩目的巴黎奥运会,还有一场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盛事——9月在法国里昂举办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同样广为关注。这一盛会汇聚全球顶尖技能人才,可谓高手过招、巅峰对决。中国代表团以36枚金牌、9枚银牌、4枚铜牌和8个优胜奖,位居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的首位,向世界彰显了中国职业技能的领先水平。其中,美发项目荣膺金牌,美容项目摘得银牌,更是彰显了中国在美发美容领域的深厚底蕴。

  一直以来,上海美容美发行业协会为世界技能大赛输送了大量选手和专家裁判,代表“上海服务”走向世界舞台,生动诠释了东方之美。

  2026年,世界技能大赛即将来到上海。作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海美发美容行业协会美容专委会主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修面技艺”传承人——上海华安美容美发有限公司“杨韵大师工作室”负责人杨韵受邀担任了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美容项目)裁判组组长,在全球性的赛事中,发出掷地有声的中国声音。

  深耕美容业二十余载,杨韵见证了中国美容业蓬勃繁荣的发展和日益规范的改善。在职业生涯中,每一次为顾客塑造美的瞬间她都倍感欣喜;在行业发展的浪潮中,她积极参与美容业标准的制定与行业规范的推广;在人才培养的讲台上,她目睹并激发着学员们对美的无限想象与创造。在杨韵的眼中,美不应是一种外在的要求,而应是一场源自内心的永恒追求。

  以下是杨韵的自述。

  对美的追求是一个悦己的过程

  1997年,我初中毕业,正好赶上改革开放后大家开始注重形象管理,当时中专有一个时兴的专业叫“美容与形象设计”,引起我妈妈的注意。我妈妈是一名医生,大概是她看到专业名字好时髦,就建议我去读。我自己从小也很爱美,一是觉得自己喜欢这个行业,二是感觉行业发展非常有前景,所以中专毕业之后我就自然而然进入了美容这行。

△杨韵(右一)在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选拔赛中担任裁判

  我主要从事的是持久美妆,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纹眉、纹唇、纹眼线等项目。我入行的时候这些技术才刚刚传入上海,非常火爆,天天有顾客来美容院排队。上海有非常多优秀独立的女性,美容对于她们而言更多的是一种悦己。有一部分女性的职业对容颜或是整体形象有一定的要求,有的可能要站在讲台、舞台上,或者要对外谈判聊生意,形象对她们来说非常重要。

  当然也会有男性顾客来做美容,我们店有一个特色是大刀修面,用一把刀来做全脸的修面,在手法上要72刀半,少一刀或半刀都不行,电视剧《繁花》里面宝总做的修面就是这个。这个项目相对来说主要针对的就是男性,有别于用电动剃须刀。尝试过大刀修面的客户,都觉得体感上非常舒服。所以其实美容不一定是为了容貌的改变,它也是一个让人愉悦和放松的体验。

  美是一种国际化的语言

  现在我们在社交媒体上会看到一些国人到韩国去做服装色彩测试,以此来选择合适自己的着装风格。包括到韩国、日本去剪头发的。事实上,也有很多外国游客来我们这里做美容。可能有很多朋友是在《繁花》这部剧里知道华安美容美发的,我们是一家百年老店,一直以来都有很多外国客人慕名而来。

△百年老字号——华安美丽馆(图片来源于中国美发美容协会公众号)

  这两天有一个外国男顾客来修眉毛,还特意带着翻译,一个星期来了三次。他们来过之后还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就会吸引更多的外国顾客过来。以前日本旅游团到上海来玩,有一个固定项目就是到华安纹眉毛,而且这都是游客自己要求的,不是说我们跟旅行团有专门的合作,我们开玩笑说这都变成一个出海的项目了(笑)。

  我印象特别深的一件事是帮一个非洲客人纹眉。她的皮肤颜色相对比较暗,因为我们常规的服务基本都是面对亚洲人,所以最开始会觉得她的深褐色肤色和我们的材料不太能匹配。后面也是花费了很多心思,经过了很多次对比和尝试,选了我们亚洲人纹眼线的颜色去给她纹眉毛。后面她还来找我漂了唇,选了与皮肤有色差的橙色,做完之后她非常开心。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还一直有联系,她也会发她的美照给我看,这让我非常欣慰,觉得自己的工作真的很有意义和价值。

△杨韵为非洲顾客纹眉

  我一直觉得美是一种国际化的语言。2026年上海即将举办世界技能大赛,正是把世界关于美的标准传递到我们眼前,让我们能够对标世界,学习更好、更国际化的美业规范,同时也让世界看到我们中国美容业、上海服务的优秀和先进。

  希望大家越来越认识到,美容业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行业

  我自己是中国大陆最早获得瑞士CIDESCO(圣迪斯哥)美容学院美容师博士证书的学员之一。这个职业资质始创于瑞士,在欧盟国家通用,当地人如果要从事美容师的工作就必须要取得这个证书。我是2006年在香港读的,到现在已将近20年了。当年中国大陆还没有国际性的职业培训和考证认定机构,我们为了获得这个证书付出了很多努力。

  2013年,武汉成立了“国际圣迪斯哥美容教育(中国大陆)总部”,也具备了培训、考核认定和证书发放的资格。现在中国大陆美容业市场也有了更多的分支机构。我们这些从业者都明白,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有多么不易,包括未来想要推广,依然是任重道远。普及一项职业教育就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

△杨韵参加全国健康美业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生活美容高质量发展论坛”并作主题发言

  中国美容行业有6000万从业者。过去很多从业者在规范操作流程、安全消毒或者以顾客人为本等理念方面是缺乏认知的。现在我们从学校就开始培养这种认知,通过世界技能大赛以赛促学,把符合国际标准的服务流程和比赛规则从学校开始普及,先让老师了解,通过科学化、数字化、标准化的课程教给学生,学生未来就业再带到美容院去,这就会大大加快中国美容行业走向规范的进程。

△杨韵担任2024年全国美发美容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总裁判长,为裁判员们进行培训

  现在美容行业都要求持证上岗,美容师证书、形象设计师证书、美甲师证书等等,行业试图通过这种标准化的方式让从业者多掌握技能。毕竟如果从业者本身对美都没有一个好的认知,那怎么给别人做美容呢?当然现在确实还有一些乱象,导致大家对美容业存在一些误会甚至抵触,但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让大家明白美容业其实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职业。

  培养人才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在我过往十几年教学生涯中,发现很多中职院校的小孩非常有创造力。他们做出来的头发、妆面、整体的服装造型往往非常有创意,完全是我们意想不到的。在我眼中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能够担起中国美容业未来的年轻人。我们也希望通过世界技能大赛的推广,特别看到有一些中国选手拿到最高荣誉为国争光的时候,他们的家长也越来越认识到,做美容美发是一个很体面、很光荣的职业。

△杨韵(右一)担任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基地总教练,为参赛选手提供指导

  就像奥运会上的运动员一样,一般来说,我们的选手们都要经过持续六、七年日复一日的训练,打满三届市赛才有可能达到代表中国参赛的水平。但站在最高舞台的毕竟是极少数,很多人打满三届都可能没资格去参加。不过我相信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历练都不是浪费,所有经历一切在他往后的人生当中都会起重要作用。

△在“浦江潮涌巾帼志同心聚俪再出发”——黄浦区各界妇女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15周年大会上,杨韵(右二)和另外4位优秀女性共同呈现情景讲述《心如花开》

  将心比心,我自己也有一个在读初中的小孩,在和他相处的过程中我也会有偶尔焦虑着急的时候,他最近都叫我“煤气罐”,说我一点就着(笑)。现在我也在修炼自己,告诫自己说很多事情是急不来的,就像我们带学员打比赛一样。

  人生是一个长期主义,如果你把一些事情放远了、放宽了、放广了去看的话,你会觉得与现在看到的眼前的景色好像是有点区别。

好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