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2025年,在第115个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黄浦区妇联联合上海公益新天地园妇联“未来媒体人”团队策划推出《芳音事》第二季,再次邀请到五位来自不同行业、拥有不同面向,却同样柔软知性、坚韧无畏的女性,和您一起走进她们的故事,庆祝Women的节日。希望把这一次“云相遇”当作一份珍贵的礼物,衷心祝您,节日快乐!
比赛进入倒计时,每一秒都度日如年,时间仿佛凝滞了。这次系列比赛中,半决赛的对手是小队员们最恐惧的,几个月前她们曾落败于人,心理上难免承受压力。哨声响起,场上的队员迟迟不能进入状态。教练刘娇娜叫了暂停,把大家聚在一起围成一个圈,大声喊出:“要想战胜别人,你要先战胜自己!”女孩们重新上场,篮球一次次划出漂亮的弧线,稳稳命中。赢了!在20天后的决赛里,打出信心的小队员们乘势而上,以压倒性的大比分拿下胜利,为黄浦区又添一座冠军奖杯。
△黄浦区代表队获得2024年上海市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女篮冠军
虽然居民少、体育人口基数小,但一直以来,体育都是黄浦区的优势领域。在2024年举行的第十七届市运会中,黄浦区代表团获得团体奖牌奖、重点项目团体奖牌奖两项第一的历史最好成绩。青少年篮球更是体育强区中的明珠,在市运会和学运会比赛中,女篮项目两次实现大满贯,包揽所有组别冠军。这些耀眼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批批如刘娇娜这样优秀的教练员日复一日无畏困难的辛勤付出。
△黄浦区卢湾业余少体校荣誉墙
刘娇娜,黄浦区卢湾业余少体校女篮项目组组长,是上海首批被评为国家体育总局精英教练员的教练之一,也在2022年被选为“黄浦最美巾帼奋斗者”。和这些熠熠生辉的成就相比,更打动人们的是她提起篮球和队员们时那种掩饰不住的热爱与温柔,那份即便已经成为项目组资历最深的“老教练”时,却依然“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动人情怀。
以下是刘娇娜的自述。
兜兜转转,我发现还是离不开热爱的球场
我是辽宁人,可能爱好体育的朋友会有所了解,在80年代辽宁的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是非常强势的。也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氛围和背景下,小学时候因为长得比较高,学校体育老师觉得我有运动天分,就把我选中送去参加体校的选拔,从那之后我就跟篮球结下了几十年的缘分。
1995年我初中毕业,人生出现一个转折点,上海向明中学的篮球教练来阜新招生。当时我也可以选择去广东打专业队,但我学习成绩还算不错,自己也想在文化课上有更高的追求,加上我觉得上海是一座非常有魅力的城市,所以就选择了来到上海,边读高中边打球。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一直在体会和受益于篮球带给我的那些很宝贵的东西,像是自立、坚韧。我到现在还记得我们小时候训练,你也知道东北冬天天寒地冻,越野跑跑完,汗把衣服浸湿了,天气又冷,外面甚至会结一层薄冰,很像冰墩墩的冰壳。那么小的年龄,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我都从来没有放弃过。读大学的时候我还一个人做过阑尾炎手术,怕我妈妈担心直到拆线才跟她说,因为要交医药费了嘛(笑)。
△刘娇娜给小队员们讲解场上战术
我大学就读的是华东理工大学,学的是国际贸易专业,在当时也是一个很热门的方向。2001年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也考虑了很久,去过很多公司参加面试。但兜兜转转,我还是觉得篮球对我来说是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想说回到训练场、回到篮球场上才是我的归属。所以千挑万选,还是选择来到卢湾业余少体校做一名教练,直到今天(2024年)已经执教了23年。通常来讲,我们国家的体育选拔分成三级体系,我所在的业余体校是最基层的,往上就是省市体工队,再往上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国家队。我们所做的就是为孩子们提供接触专业体育训练的机会,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基本技能,为更高级别的训练队伍储备人才。
我希望孩子们了解,篮球教给你的会是一生的财富
运动真的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心态,甚至人生。我的成长就是最好的事实证明,这也给了我当好教练员的信心。当然,当教练和当运动员还是会有不同,我现在更多是一种母亲的心态。没当教练员的时候,你永远无法体会母亲那种用生命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培养孩子的辛苦。我所关心的也不只是孩子们球场上的表现,她们生活里挑不挑食、几点钟睡觉、有什么样的习惯,这些我跟家长熟了之后也都会聊到。我会安排她们写训练日志,用这样的方式更好地了解和亲近她们,很多队员的学校老师说她们的日志写得比作文还好(笑)。
△小队员们的训练日志
因为我们每招一批运动员进来时,她们的年龄都还很小,刚上一年级或者读幼儿园大班,同事们就常开玩笑说,可能她们连话还听不懂就要去打篮球了(笑)。作为一个最基层的教练,如何让她喜欢上运动、让她热爱篮球,我觉得这是我最重要的职责。
我经常跟我的小队员和她们的家长说,篮球教给你的会是一生的财富,而且很多是书本上学不到的。我们每天训练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碰到困难、克服困难的过程。像我们零基础掌握一个技术动作,你要反复去尝试,有的时候真的很枯燥,比如我很认真去做了但我就是做不会,或者我就是没有别人做得好,这些过程其实都是对她们意志品质的磨练。每天训练不可能大家都开开心心来,高高兴兴回去,有时候运动量真的很大、很难坚持,或者像比赛,你不可能永远获胜,甚至可能在加时赛最后一秒钟惜败,被绝杀。面对这些最艰苦、最懊恼的时候,唯一能支撑她们的只有热爱和对胜利的渴望。
△刘娇娜对小队员们进行投篮指导
我希望小朋友和家长认识到,既然选择了篮球,就要接受它给我们带来的一切。比赛胜利的时候、拿到冠军的时候,它给我带来了很多荣誉感、有很多高光时刻,另一方面我们要接受的就是受伤或者失败,作为教练,就像家长一样,我也想去保护她们,但很多东西是无可避免的,而且只能她们自己去面对。我们说运动员的“大心脏”不是在一两次比赛或者关键比赛的一两秒钟锻炼出来的,是日积月累的。篮球场上的很多道理其实都是适用于人生的。
我们这里的孩子在训练外还有课业的压力,但我们觉得篮球和学习可以很好地相互支撑。通过我们和家长之间的良性沟通,帮助小朋友提高读书的效率和成绩,反过来学校老师包括家长也会更支持小朋友来训练,来打球,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
生而为她,关乎挑战也关乎传承
结合我自身的体会来说,女孩子想从事一项运动确确实实存在一些阻力。可能在大多数的家长的心目中,女孩子就应该学一些琴棋书画,所以我们很珍惜能发自内心把女孩子送到训练场上来的家长。我还有曾经带过的队员,为人母之后将孩子送到我这里,延续自己对篮球的热爱。
也是为了对得起家长和孩子的这种信任,所以来到我身边的每一个小朋友,不管她是不是有运动天赋,只要她喜欢、热爱,我觉得我都要对她负责。毕竟对于我来说,一个或一批运动员不好,我大不了再去招一个或换一批,但我一直认为,对于每个小朋友来说,她们在我身边的这个时间是唯一的,这是属于她们的黄金时间。
△2025年3月6日,因腰部伤病困扰的刘娇娜未能上场,但她曾经带过的小队员,现任黄浦区卢湾业余少体校女篮教练的吴意斐登上“三八”大会的舞台,讲述了属于她们的故事
大家看很多体育比赛的时候可能觉得女性的观赏性没有男性那么强,速度上、强度上都稍微逊色一点。像我们现在的小朋友,她看到男孩子会扣篮,也会很羡慕啊,两眼放光啊(笑)。的确,女性受到身体条件的限制,比如速度、力量、弹跳等影响,在很多动作的执行上会不如男性那么自如,像男篮很多时候是跳起来在空中争抢篮球,而女篮更多时候是摔倒躺在地板上抢。所以我会认为,女性的运动项目一定程度上更能展现竞技体育的精神和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的精神,毕竟女性首先要克服的生理极限就已经很多了。像是巴黎奥运会上,张雨霏克服生理期和发烧坚持比赛,真的非常让人钦佩。我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女孩子打破限制,勇敢地去追求自己喜欢和想要的东西,勇敢地走进运动场。
△卢湾业余少体校女篮项目组教练员合影(后排右一为刘娇娜)
记得刚加入少体校女篮项目组时,这里像温暖大家庭,老教练带我们新教练,传授经验和智慧,“老带新,传帮带”的氛围特别亲切温暖。说实话,我刚开始做教练时心里很没底,但老教练们像亲人一样手把手教我设计训练计划、与运动员沟通、与家长建立联系,给了我很多的技术指导和精神支持。现在我也成了女篮项目中的“老教练”。我知道我不仅仅是在教孩子们打球,也有责任把老教练们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年轻教练受益。我们都有一种信念和使命感,希望在担任教练的时间里,将以往黄浦篮球项目的优异成绩延续下去,黄浦篮球依旧辉煌,或者说可以更加辉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