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
从课堂到街巷!解锁暑夏食安新姿势,宜川青春“守护力”全开!
2025-09-05 作者:丈量宜川 选稿:顾怡勤

  近日,一场特别的食品安全成长之旅在宜川开启——宜川市场监督管理所联合宜川路街道食药安办,携上海市民办新黄浦实验学校“小鬼当家”和上海理工大学附属普陀实验学校“尚理虹”食品安全志愿者队,把食安课堂搬进现实,开启一场从“听讲”到“实践”的青春探索。

  课堂里的知识启蒙、暑托班的童趣传递、街头巷尾的实地巡查,共同谱写出一曲关于责任与成长的夏日乐章。

  

  

  会议室与实验室里的“食安启蒙”

  会议室的屏幕亮起,像是打开了一台食安时光机。宜川市场监督管理所的干部们从我国食品安全法规的演变讲起,沿着时间脉络,梳理出守护餐桌安全的“进化史”;用真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拆解食品添加剂的科学边界——原来,那些看似神秘的添加剂,并非洪水猛兽,而是在严格规范下服务于食品产业的工具。

  

  

  

  

  学生们的眼中,好奇与思索闪动:“原来法规背后,蕴藏着这么多守护的故事!”知识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化作了一场关于“责任与科学”的对话。

  暑托班里的“双重身份”

  如果说会议室是“知识充电站”,暑托班就是“实践试炼场”。

  

  小老师正式开讲啦!转身站上讲台,他们将“ATP检测”“阴离子洗涤剂检测”这些专业术语,变成童趣满满的科普:这就像给餐具做“健康体检”,仪器能发现看不见的秘密!台下的弟弟妹妹们听得目不转睛,眼睛里像落满了好奇的星星。

  

  

  

  

  小小食安检查员登场!跟随宜川所的干部,学生们化身“食安侦探”,对暑托班供餐的每一个环节抽丝剥茧——食材是否新鲜?加工流程是否规范?如同寻找“食安拼图”的关键碎片,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泰山人民坊的“街头践行”

  走出暑托班,“尚理虹”志愿者队的实践版图又向前延伸——泰山人民坊的街头巷尾,成了他们的露天课堂。

  

  跟着监管老师和辖区包保干部走进一家家餐饮店,队员们认真核对营业执照,掀开后厨门帘查看卫生,询问食材的进货渠道。冰柜里的储存温度、调料瓶上的标签、餐具的清洁程度······每一个细节都被纳入“检查清单”。原来“食品安全”不是抽象的词,而是藏在烟火气里的细致与严谨。

  

  

  在社区菜场里,他们一起支起宣传台,给路过的居民递上宣传单,讲“如何挑新鲜蔬菜”“怎么看食品保质期”。一位阿姨笑着说:“现在的年轻人懂得真多!讲的还清楚,一听就懂!”听着阿姨的夸奖,队员们相视一笑。此刻,他们手中的宣传单仿佛不再是纸张,而是一颗颗种子。只有将种子撒进生活的土壤,知识才能在这人间烟火里抽枝展叶,绽放出新绿。

  

  这场生动有趣的实践,是一次从“知”到“行”的完整旅程。从会议室的启蒙,到暑托班的传递,再到街头的践行,每个身影都在认真书写“守护”二字。当青春与责任相遇,食品安全的防线,便在这样的实践里,变得愈发坚实。

  

  

好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