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600号,一座拥有百年历史底蕴的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上海六院”),正以其独特的绿色魅力,引领着“无废医院”建设的潮流。这家始建于1904年的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医院,不仅在临床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在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
作为上海市重点用能单位,上海六院始终将节能减排视作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该院现有核定床位2366张,临床医技科室共52个,总建筑面积约33.9万平方米。在这样一个大型医院中,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并非易事,但上海六院却通过强化能效管理、节能技术革新、创建能效领跑标杆单位等多种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徐汇院区
为了保持绿色低碳运行管理工作的专业度和领先性,上海六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节能低碳管理工作组,实行院、处、科三级管理模式。这一组织架构确保了节能工作的全面推进和有效实施。每月和每季度,该院都会对全院能耗和能源运行管理工作进行通报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医院还定期对干部开展医院绿色低碳及节能工作要求的宣传,提高全院职工的节能低碳意识。
在绿色低碳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方面,上海六院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编制了各类能源管理制度和节能运行管理手册。这些制度和手册明确了能源管理工作的岗位职责,建立了完善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定额管理、节能、节水、资源循环利用等节能管理制度。此外,上海六院还制定了《医院“十四五”节能规划及年度节能目标》,明确了医院绿色低碳达成的目标,并将节能减排工作情况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实现医院绿色、节能、低碳的闭环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六院在同类三甲医院中率先编制了医院能源系统节能运行标准化作业规程(SOP),建立了节能改造项目节能量评估体系,并创新性推行了运行能效指标对标管理等工作。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医院能源利用效率,也为其它医院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2023年8月,上海六院新启用的国家骨科临床诊疗中心大楼,更是医院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又一力作。该大楼采用了众多领先的绿色建筑技术和节能低碳设备系统,整体建筑设计达标并优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中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医院的节能降碳水平,也为患者和医护人员创造了更加舒适、健康的医疗环境。该大楼建筑面积占到全院面积的三分之一,完全投用后将进一步降低该院单位面积能耗指标,提升医院节能降碳水平。
△国家骨科临床诊疗中心遮阳示例
△国家骨科临床诊疗中心屋顶
同时,该大楼的建设充分贯彻了“无废医院”及实现医院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具体实施举措主要为引进了缘自北欧气力式污物收集技术的智能垃圾被服动力收集系统,未来可实现国家骨科临床诊疗中心(约600床)及周边南区病房楼(1300床)生活垃圾与污衣被服的多点投放、自动化集中收运,预估系统可完成处理生活垃圾最大约5吨、污衣被服最大约3吨的日收集量。这一系统大大简化了垃圾、被服收集流程,护工只需在各个投放口投入垃圾/被服,其余流程系统将自动完成,一次投放约15秒内完成污物收集,有助于医院对后勤现有人力资源的调配优化。该系统的引入也大幅减少了手推车、垃圾桶等传统收集工具,释放了医疗场所楼道、电梯资源,从而缓解院内交通压力,确保医疗流程运行通畅,改善了患者和员工的体验。
智能垃圾被服动力收集系统在上海六院得以成功落地并实践应用,不仅助力该院实现医院废弃物“三化”目标,更在优化院内日常运营管理方面展现出卓越成效,利用自动化且先进理念的现代化系统收集医院内垃圾、被服,低碳环保,实现了源头减排,不仅契合了减污降碳的社会需求,也彰显了该院践行绿色运营的坚定理念。
△智能气力式垃圾被服收集系统-系统图
△系统室内、室外投放口
△系统垃圾及污衣被服收集站房
基于当前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上海六院积极引入专业节能服务公司力量,创新应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通过全院照明灯具、门诊楼空调水系统及空调冷源设备节能改造等项目的实施,医院实现了显著的节能降碳效果。LED节能灯具的广泛使用使医院年节约照明能耗达280万kWh以上;门诊楼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后,整体节能率达30%以上,年节电量达120万kWh以上。这些举措不仅为医院节省了可观的能源成本,更为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作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上海六院还自主投入数千万元用于绿色低碳节能技术改造。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热水器、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等项目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医院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燃气锅炉低氮排放改造、免检高效蒸汽发生器替代传统蒸汽锅炉等措施则进一步降低了医院的碳排放量。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医院能源利用效率,也树立了上海六院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典范形象。
△高效蒸汽发生器
△屋顶光伏发电
在“无废医院”建设的过程中,上海六院不仅注重硬件设施的提升,更在后勤智慧运营和管理平台的建设方面下足了功夫。医院科研综合楼建设基于BIM技术应用,实现对运维管理的动态化、精细化监管,该举措也被列为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试点项目。同时,医院还创新性地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后勤一站式智能运营数字化平台,将建筑设备自控系统、消防系统及安防系统等与建筑运营模型相结合,实现了对建筑能耗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分析及设备运行监控、一站式报修等功能,大幅提升了医院建筑运行管理水平。另外,该院还推行合同节水管理,建立智慧水务管理平台,对用水系统实施集中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实现了系统性节水的管控一体化,2023年医院用水量同比下降了19.9%。
△后勤智能化管理平台
正是凭借在绿色低碳与节能管理方面的卓越表现,上海六院荣获了国家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国家和上海市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全国医院节能领跑示范单位、上海市十三五“节能先进集体”、上海市节约用水(标杆)单位等荣誉称号。
上海六院的“无废医院”建设之路,是一条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该院紧紧围绕着这一宗旨,从运行管理、技术迭代、模式创新等多个方面形成合力,通过推行建筑绿色低碳设计、推动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建设能源数字化智慧运营平台、建立健全医院能源管理体系等工作,使其始终处于全国公共机构的能效领跑者地位。
未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将继续深化“无废医院”建设,不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为构建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