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将至,少不了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其快乐也是很多人幸福指数提升的源泉。可是,在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同时,您是否注意到您的胰腺正在受到伤害呢?病从口入,过量的美食与美酒,却会让胰腺“不堪重负”!很多朋友想:不就是个胰腺炎吗,有那么可怕吗?吃点消炎药、打打点滴不就万事大吉了么?但需要引起警惕的是,突发胰腺炎,直接命悬一线!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深入了解胰腺炎吧。
“胰”为何物
胰腺位于上腹部中间深部,是人体的第二大消化腺,其分泌的胰液中的胰酶可以帮助消化食物,其腐蚀性远大于胃酸!胰腺“隐居”于腹膜后,在食物消化过程中,胰腺分泌的胰液中的消化酶扮演了“主角”,具有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作用。
急性胰腺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胰腺分泌的消化酶消化胰腺自身及其周围组织引发的化学性炎症。临床上以急性腹痛、恶心、呕吐、血淀粉酶增高为主要特征。在我国,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原因是胆道疾病,如胆结石,占胰腺炎病例的约50%;紧随其后的是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酗酒。暴饮暴食或大量进食油腻食物也可能诱发胰腺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酒精性胰腺炎多见于青年男性,而由胆结石引起的胰腺炎多发生在老年人。
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表现是突然发作的剧烈腹痛,疼痛部位多位于上腹部的正中偏左,严重时可向腰背部放射,严重时可用“快”、“狠”两个字来形容胰腺炎的严重症状。更为严重者可出现多脏器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命悬“胰腺”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一种病情凶险的严重胰腺疾病,病情复杂多变,可能同时影响多个身体系统,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救治非常困难。因此,它是重症医学科常见的主要病种之一。在病程中,患者通常会经历两个死亡高风险阶段:炎症期和感染期。
1、炎症期:在疾病的初期,患者可能会面临第一次高死亡风险,这一阶段主要问题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会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通常会持续大约2周。当胰腺组织细胞受损时,体内的免疫细胞会释放多种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α、白介素-1以及氧自由基等。这些炎症因子会引起全身的炎症反应,引起毛细血管渗漏和间质水肿,进而使循环血量急剧下降,导致严重的低容量和分布性休克。
2、感染期:在炎症反应后,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受到抑制,容易继发感染坏死,是第二个高死亡风险期。从临床表现看,以胰腺和胰周坏死组织合并感染、全身细菌感染、深部真菌感染等为主要表现,通常在发病四周后,如果患者仍然存活,就进入感染期。此时,患者可能出现胰腺及周围组织的感染,甚至全身性细菌或真菌感染,还可能出现感染性出血和消化道瘘等并发症。
由此可见,急性胰腺炎一旦发生,其死亡风险显著升高。因此,暴饮暴食,大量饮酒后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以及腰肋部皮下淤血(大肚征)和脐周围皮下瘀斑(大肚征)等症状,需要马上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Grey-Turner征(左)与Cullen征(右)
急性胰腺炎的分型
1、轻症急性胰腺炎:多自限性,预后良好,主要表现为胰腺水肿。
2、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早期病死率较低,如坏死组织合并感染,伴有一过性(≤ 48h)器官功能障碍及(或)局部并发症,故病死率增高。
3、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出血、坏死致人死亡,往往继发多种并发症,如感染、腹膜炎及休克等,死亡率较高。
临床表现
1、腹痛:是一种主要的表现,也是一种初发性的症状。腹痛激烈且突然,常位于中上腹,可能向背部放射,不易缓解。
2、反胃、呕吐、腹胀:发病后常出现反胃、频繁呕吐、呕吐后腹胀不能缓解等症状。
3、发热:多数病人可出现发热症状,严重者可高达39摄氏度,通常持续3到5 天。
4、低血压或休克:常见于重症急性胰腺炎,以出血坏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更为严重。
5、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频繁呕吐可导致低血钾、低血镁、低血钙,可能出现手足抽搐和代谢性碱中毒。低血钙是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检查
1、体格检查:检查腹部是否有压痛、反跳痛体征,是否板状腹。
2、化验检查:淀粉酶增高与病情的轻重不成正比,但超过正常值 3 倍以上的血清淀粉酶最早出现,可确诊为胰腺炎。持续时间最长的要数尿淀粉酶了。
3、诊断性腹穿:淀粉酶升高。
4、影像学检查:B 超检查是首选检查方法,CT 扫描诊断价值最高,可对胰腺炎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腹部X片则能观察到结肠切割征和哨兵袢等胰腺炎并发症特征,但诊断价值相对较低。
因地制“胰”
急性胰腺炎一般预后较好,下面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治疗原则吧。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尚未发生感染的急性胰腺炎、水肿性或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全身反应期。主要包括:(1)、液体复苏:预防和治疗休克,特别需要关注心率、血压、血乳酸、尿量和红细胞压积等指标。(2)、镇静镇痛:缓解患者的疼痛和焦虑,可有效减轻应激反应,改善预后。(3)、抑制胰腺分泌:减少胰酶的释放,减轻对自身和周围组织的化学性损伤;(4)、营养支持: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促进组织的恢复。目前已不推荐禁食禁水,早期经口进食可改善病情结局。
2、胆道减压疗法,包括胆囊或胆管置管治疗:(1)经皮经肝胆穿刺置管引流;(2)腹腔穿刺置管,将穿刺置管的液体引流出来;(3)胰脏周围脓肿穿刺。
3.手术治疗:(1)不能排除其它腹腔急症;(2)胰脏继发感染和胰周坏死组织;(3)病情仍有继续恶化的可能,经非手术治疗无效;(4)暴发性胰腺炎多脏器功能障碍经短期(24 小时)非手术治疗后仍无法好转;(5)合并胆总管下端梗阻或胆道感染的病人;(6)合并胰脏假性肠穿孔,大出血或囊肿。
防大于治,我们应该如何预防
1、积极治疗原发病:胆道炎、胆石症及某些病毒感染等都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有助于降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风险。
2、合理饮食:建议饮食清淡,避免暴饮暴食。限制高油脂、高蛋白食物,如内脏、肥肉、油酥等;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适量食用促进消化的食物,如山楂;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长时间空腹。切忌酗酒!
3、适当运动:运动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有助于减少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因此,小编总结了十六字真言:
戒烟戒酒、忌糖忌油、少食多餐、菜要多(锻)炼!
小结
总之,如今急性胰腺炎等“富贵病”越来越多。轻症胰腺炎一般治疗1周便可好转,但重症胰腺炎病情变化多样、救治难度大、死亡险会显著增加,是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最严重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大家一定要警惕!希望广大群众能够认识到重症胰腺炎的危害,在生活中做好自我管理,定期进行健康体检。节日虽好,但切莫贪“吃”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