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探索和创新经验”展示活动在徐汇区高安路第一小学华展校区举办。活动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如何用少先队活动促进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在展示活动和两个平行论坛中,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与来自各省市教育局同行们共同分享了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果和经验。
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周刚在致辞中表示,课后服务工作必须坚守规范,确保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乱收费,并保障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同时,他提出要整合各类资源,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并与少先队活动等有机结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培育。
中国中福会出版社副总编辑张绍军强调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推动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并感谢徐汇区教育局和中国中福会出版社对论坛的组织和支持。同时,表达了对教育工作者和少先队工作者的敬意,并期待通过论坛交流和合作,探索出新时代教育创新之路。
新思路引领新实践
本次活动主论坛由上海市徐汇区高安路第一小学副校长单志宏主持。上海市少工委主任、上海市少先队总辅导员赵国强作主旨报告。
赵国强通过理念、活动、机制三个维度,全面阐述了如何利用少先队工作来丰富和提升课后服务,以实现少先队员的幸福成长。
在特色课后服务工作经验分享环节,徐汇区教育局与兄弟省市教育局代表们共同分享了他们在课后服务领域的创新实践。
徐汇区教育局小学教育科科长刘宇宁介绍了徐汇区在推进课后服务方面的工作情况,以有效提升课后服务的质量和家长满意度,筑优学校教育主阵地。
合肥市包河区教育体育局党委委员胡冬梅分享了合肥市包河区课后服务“1+X+1”模式,在全面满足包河区中小学日常课后服务需求的同时,让孩子们课后有陪伴、学习有乐趣。
另外,来自厦门市湖里区的教育工作者们也分享了自己在课后服务中的工作经验。
上海市陶行知研究协会会长吕左尔对论坛中的工作分享进行了点评,他肯定了大家在课后服务工作中的创新实践和工作经验,并提出各校应从理念、机制、活动三方面去探索少先队工作与课后服务的整合。
新视角提供新路径
活动主论坛后同步开展了两场平行论坛,邀请了一线教育工作者分享自己在课后服务与少先队工作融合过程中的工作探索。
在“课后服务与少先队工作融合的创新机制探索”的主题论坛上,与会嘉宾们分别就万慈小学少先队法治教育活动课相结合的课程建构、汇师小学“拓空间”“共时间”“强机制”方面的实践经验、建襄小学以资源引流实现少先队活动校内外联动、位育中学在“五育并举”育人格局中发挥少先队独特作用等作了经验分享。
在“少先队活动在课后服务中的实践项目探索”的主题论坛上,论坛嘉宾分享了金林湾实验学校推进臻尚团队的建设、向阳小学的红领巾足球活动、高安路第一小学“怎么办大本营”的智慧,以及田林三中多元化课后服务的实践。每一所学校都以自己的方式,探索出了少先队活动与课后服务的完美结合,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新实践启发新思考
活动最后,高安路第一小学热情邀请与会嘉宾和老师们共同观摩学校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的“少先队活动日”活动。在六位老师和六名少先队员的讲解中,大家亲身体验了高安路第一小学在课后服务融入少先队工作的特色举措。
无论是“少年成长营”的大队活动,“大手牵小手”志愿者结对的中队活动,还是自动化活动的小队活动,都让人感受到“少先队活动”以其幸福与活力为课后服务赋予新的价值。